2025 年 8 月 28 号,《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公布,这对住老小区的人来说,可是个实打实的好消息!从今年 9 月开始,房龄超 25 年的老房子,都得按新规矩来处理,涉及好几方面富邦速配,全是给咱老百姓谋实惠的事儿。
老房子能自己翻新、原地重建了
以前咱住的老房子,想翻新下都难,手续又多又麻烦,递上去申请还不一定能批。现在不一样了,政策明确支持!要是你住的老小区里,那种多层或者高层的楼,住了好几户人的,只要符合条件,而且不违反城市整体规划,业主们就能申请原地把老房子拆了重新建。
具体啥条件呢?比如房子已经住了 40 年以上,墙皮掉、水管漏,户型也不合理,修修补补根本没用;还有那种房子结构已经坏得不行,鉴定下来是 C 级或 D 级危房的,都能申请。像厦门都专门出了《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指导意见》,把这些事儿写得明明白白。以后咱自己的老房子,能改成又新又安全的家了,要是你家老楼早就盼着翻新,这下终于有希望了!
不过也有例外,要是房子是文物、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,或者已经划进成片改造、拆迁、土地储备计划里的,那还得按别的规定来办。
老小区改造接着推进富邦速配,啥都能改善
老小区改造这事儿,真不是随便说说,每一项都戳中咱住老房子的痛点,跟咱日子过得舒不舒服直接挂钩。这次新规明确说了,还得接着往深了搞,不光修修补补,更要把大家日常头疼的问题全解决了,重点就是修硬件、加停车位、建健身的地方,而且每个小区都得改到居民心坎里去。
就拿重庆来说,他们改老小区那套办法特别实在,从不搞 “一刀切”—— 不像有些地方不管小区实际情况,统一刷个墙就完事。重庆是每个小区都先找居民聊,问大家最想改啥,然后单独定方案。去年一年,重庆就实打实改了 2620 个老小区,57 万户人家直接受益,相当于好几百万人住上了 “新” 小区。今年也没歇着,又启动了 1227 个小区的改造,不少居民都盼着自家小区早点轮到。
改造的时候,细节做得特别到位。光外墙就刷了 1705 万平方米,以前那些墙皮剥落、满是小广告的楼,刷完之后亮堂堂的,看着就心情好。最让人开心的是加了 6.3 万多个停车位 —— 以前老小区停车难是通病,下班回家绕着小区转好几圈都找不到地儿,有时候还得跟邻居抢车位,现在新增这么多车位,回家再也不用为停车犯愁了。
除了这些,还专门弄了 活动场地,铺了塑胶地面,装了健身器材,早上能看到老人打太极、遛弯,傍晚小孩在这儿跑跳、玩游戏,再也不用挤在狭窄的楼道里。水电气的管子也全换了,以前一到夏天就停水、冬天暖气不热、电线老跳闸的问题,现在全解决了。还装了 6752 部电梯,以前老人小孩爬楼费劲,买个大件家具都得扛着上楼,现在有了电梯,出门回家都方便。像小区里的养老驿站、托儿所、菜市场、便民诊所这些,也升级了 1 万多处,不用出小区就能办事,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太多了。
城市 “微更新”富邦速配,身边环境悄悄变
“微更新” 听着玄,其实都是身边的事儿:老街区保护好还能用,老小区得换个新模样,有空地就整个小公园。2025 年中央财政专门挑了 20 个城市搞示范,这 20 个城市里,有北京、天津这种大城市,有苏州、厦门这种靠海的城市,也有哈尔滨、乌鲁木齐这种边疆城市,还有宜昌、宜宾这种长江边的城市。
以后走在这些城市里,以前破破烂烂的街角,可能就变成小公园了;有年头的老街区,也能重新热闹起来;咱住的老小区,外观、环境也能变好,出门看着都舒心。
不是所有老房子都只改不拆,这 3 类可能要拆
别以为老房子只能修修补补,其实有 3 类房子还是可能拆的。
第一类是预制板房和危房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预制板房,本来设计寿命就有限,现在大多墙皮掉、管子漏、地基也不稳,住着不安全。还有鉴定成 C 级、D 级的危房,比如深圳有些城中村的 “握手楼”,电线乱拉、设施又旧,已经被盯上要拆了,有些地方都开始拆了。
第二类是在城市核心地段、挡了规划的老小区。要是老房子正好在要修地铁、要建新城的地方,影响了城市发展,为了建公共设施、把城市规划好,这些小区可能就得拆。
第三类是城中村里,设施特别差的地方。像武汉江夏区,就有城中村没好的水电、没像样的路,被划进拆迁计划了。这些地方跟周围的城市环境格格不入,拆了重新规划建设,以后住起来也能更舒服。
总的来说,从今年 9 月开始的这些新规矩,对住老小区的人来说全是好处。不管是自己翻新房子、小区整体改造,还是身边环境变美,甚至有些房子能拆迁换新房,最终都是为了让咱住得更舒服。大家多留意下自己小区的情况,看看怎么能享上这些政策的福利!
高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